科技城“长大”了!
崖州湾畔,69 3平方公里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园区GD
2023-08-30崖州湾畔,69.3平方公里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园区GDP总量三年增长425%,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4%。
从零起步,园区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快速“长大”的科技城,科创高地辐射带动作用初显。截至目前,科技城全省技术交易合同交易次数增长180%,成交金额增长82%,合作领域遍及农业、深海、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
(资料图片)
以科技城为支撑点,三亚经济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引导创新资源有序流动、集聚,探索构建“创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协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促产业融合、功能互补和梯度转移,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全岛转化,推动特色产业链条向高端环节延伸,赋能区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南繁硅谷”建设创新联动
即将到来的“南繁季”,三亚经济圈与往年大不同。
科研人员、企业租用南繁用地,登录南繁用地共享服务平台即可完成;插秧、翻耕地、灌排水,收获、精选等南繁全链条CRO(商业化种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管理服务,可付费委托就近的南繁服务站;南繁科研需要的基本仪器设备,田间设立的南繁服务站就有,实时掌控科研材料的墒情、苗情,及时精准施策。
“我们和科技城合作推进‘一中心、两平台’(崖州湾现代农田综合服务中心、南繁用地共享服务平台、崖州科农平台和三地南繁服务站)建设,上传数千亩南繁土地信息至共享平台;陵水安马洋配套服务区已建有南繁服务中心、南繁公共服务实验室等配套服务设施,并联动畅享科技城大型科研设备,有效协同推进土地、劳务、技术等资源的线上线下联动和异地共享,为全国300多家南繁科研机构和制种企业提供专业CRO服务。”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剑说。
“企业分别在三亚、乐东、陵水等市县设立2367亩南繁育种基地,每年种植4万份水稻材料和近10万份玉米材料,目前已在海南选育并就地推广近60个水稻品种,有效扩大了‘海南好米’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科技城种业产业链的“链长企业”——中国种子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三亚经济圈里,南繁产业正蓬勃发展。
“我们通过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的统筹协调联动机制构建‘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格局,以南繁科技城带动陵水、乐东加快南繁基地及配套服务区建设,统筹推进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效提高南繁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科技城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林海透露,园区积极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科技城科研CRO链条链接种业企业的田间CRO链条,探索商业化种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增强重点园区的辐射带动力,关键要找准落点。
当前,三亚经济圈探索推动“科研中心+基地”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南繁科技城作为种业创新研发的主要载体,重点聚集种业科研关键要素,以技术辐射、共建联盟、创立标准等方式加快要素流动与资源共享,推动陵水、乐东等地打造育种科研试验试种、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平台,共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榴莲、榴莲蜜、燕窝果、紫钻无花果……越来越多的“大三亚”牌新奇特优热带果蔬端上餐桌,三亚经济圈热带优异果蔬产业渐渐有了名气。利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便利条件,海南省用好科技城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加大榴莲种质资源保存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在三亚、保亭、乐东等地推动发展榴莲产业。
科技城带动推进南繁成果首先引种、首先繁育、首先种植、首先推广,更多的区域合作正在推进。“公司已在乐东建立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中心和110亩田间多功能综合性试验基地,常年开展上百种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特色作物品种培育等工作。”科技城入园企业、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海洋产业协同发展
“我们在乐东海域开展深海养殖,军曹鱼、珍珠贝等品类养殖稳步推进,预计3年后可实现年产4000万斤;海南第二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今年也顺利投用,将探索推动三产融合。”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域部经理纪新向透露,在科技城入园高校的技术支持下,公司将扩大规模、增加品类,拓展渔业产业链。
深海养殖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串联苗种繁育、工业化养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成创新,涉及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蓝色粮仓”,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三亚经济圈有序分工:科技城科创引领推动水产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共享企业创新主体;周边市县采取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落位项目,协力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积极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
“经与多家科技城入园高校的合作选育,今年将推出核心产品——金鲳‘晨海一号’。也是国审首个金鲳鱼新品种,成活率能达到82%,平均生长速度比普遍养殖的同类品种快20%—30%。”科技城入园企业、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赵广文说,公司聚焦海水鱼类保引育繁选推一体化,已申请156项专利,在三亚、陵水等地投建海上渔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斑鱼养殖企业,年产商品鱼约1万吨。
当前,科技城加速水产领域科研顶尖机构集聚,围绕深蓝智慧渔业、深远海渔业资源、热带海洋牧场等重点研究方向,建立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水产引种育种科研,促进水产种质资源遗传改良研发,推动水产良种面向区域、全国乃至全球输出。1434家产业企业先后落地,辐射周边市县实施项目,水产育种链条不断完善,海洋种业成果高质量转化提速提质。
“包振民院士领衔热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与种业工程团队,聚焦南美白对虾、东星斑和金鲤等优良种质资源发掘和培育新品种,突破水产种质创制核心技术、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工程体系和石斑鱼活体种质资源库,培育了一批热带水产新品种。”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执行院长邵长江透露,团队正建立热带水产种质创新体系、搭建水产物种分子育种平台,推动区域水产智慧育种发展;培育金鲳鱼、东星斑和南美白对虾等一批热带水产新品种,服务区域热带水产种业发展;开展深海网箱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建立全产业链“深蓝渔业”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极。
8月28日,三亚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内,数十条来自陵水的条纹斑竹鲨正在隔离养殖池内畅游,它们是开展单域抗体诊断试剂和药物研发的关键材料。海洋资源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推动海洋新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是市场关注的热门赛道,也是三亚经济圈发展的重点领域。
“聚焦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和新靶点候选新药领域统筹区域资源,我们在科技城建设了深海生物样本采集、深海样品分离纯化、深海样品生产改造等一系列专业平台,推进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聚集,已吸引47家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进驻,同步探索与保亭等地的差异化合作,着力拓展区域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主任王明伟说。
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槟榔除了生食,山竹除了鲜食,还能有何用途?
“我们正以三亚经济圈内常见的槟榔、山竹果皮等为资源进行新兽药研发,目前已确立山竹提取散小试工艺验证,正进行相关临床和毒理学试验,产业化后有望带动2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建忠说,海南具有丰富的南药资源和深海微生物资源,设在科技城的海南省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将积极对省内道地药材开展研究,在新兽药创制等方面开发高效防控产品。
三亚经济圈地处热带,具有独特的热区资源,是海南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主阵地。聚焦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城积极推动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良性互动,力促“三陵乐保”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聚焦特色资源利用,海南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开展保护和创新利用五指山猪种质资源合作,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黑猪新品种;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刘国世团队推动黑山羊快繁技术推广,选育耐热性好的肉用黑山羊专门化新品种,力促黑山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针对传统农业短板,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马会勤团队开发近红外无损检测设备预测芒果的最佳采收时间,提高“大三亚”芒果品质;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王华锋团队深入开展火龙果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加速选育耐热、丰产和耐贮运燕窝果新品种;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热带瓜菜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联合企业在乐东示范推广220亩豇豆绿色防控技术,大大减少农药使用量、豇豆良品率提高30%—50%,保障区域内冬季瓜菜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城正与陵水、乐东等地探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家秉持‘优势互补、长期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开展政策承接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在人才、产业、金融合作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共谋合作项目,共同培育增量,推动海南自贸港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