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全力推进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环球讯息

来源:南方日报 2023-06-05 12:27:41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惠州、深圳、珠海等广东7市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的前20位。

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公布的《2022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全省大气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二级标准、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多项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


(资料图)

近年来,广东持续做好臭氧治理、无废城市建设、森林保护管理等环保工作,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入推进。

NOx、VOCs减排治理臭氧

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今年1—4月,臭氧作为全省空气污染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已达65.5%。为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广东多部门已联合印发《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要求。

NOx(氮氧化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生成臭氧的前体物,方案明确,广东臭氧治理将按近期与中长期目标兼顾、全面防控与重点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进行。在实际治理中强调精准,将分区、分业、分步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并要在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开展共计1.26万余项减排项目。

具体来看,针对固定源的NOx和VOCs减排,例如在钢铁和水泥行业,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现有钢铁企业、省内水泥(熟料)制造企业和独立粉磨站要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针对玻璃行业,方案鼓励玻璃制造项目使用分级燃烧、纯氧燃烧等低氮燃烧技术减少熔窑废气NOx初始浓度。

移动源也是臭氧治理中的难点,方案提出要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其中,全省要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并对遥感监测超标率10%以上的重点用车大户开展入户检查,到2025年年底前,全省柴油车遥感监测覆盖率要不低于60%。

围绕固体废物部署项目263个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在广东,曾经挤压市民生存空间的固体废物也有了去处。

近两年来,广东积极推动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截至去年8月底,珠三角九市以及梅州市、信宜市均印发相关实施方案。目前,各试点城市共明确制度体系任务217个、技术体系任务95个、市场体系任务103个。全省围绕固体废物五大领域,已部署重点工程项目263个,总投资超700亿元。

建筑垃圾曾是城市的一大痛点,今年3月9日,广东省建筑垃圾处置监管平台在深圳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建筑垃圾跨区域处置协作监管平台,广东率先实现建筑垃圾跨区域平衡处置的资源化利用、智能化监管、信息化协同,解决部分城市“垃圾处理难”问题,同时避免了开山取土造成的生态破坏,对实现省内建筑资源的城际优化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无废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期。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广东“无废试验区”建设试点的收官之年,将全面做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效评估。全力推进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涵盖珠三角“无废试验区”、粤港澳“无废”湾区),探索世界级城市群、粤东西北具有区域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全省森林面积40年增近七成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各式公园让市民在休憩时抬头见绿,“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憧憬变成现实。近年来,公园绿地逐年递增,全省生态宜居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已实现地级以上市森林城市建设全覆盖,已有14个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基本建成,6个市提出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县城。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森林保护管理。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1.43亿亩,较40年前增加67%;森林覆盖率53.03%,蓄积量5.78亿立方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逾12亿人次,植树超50亿株。

今年以来,全省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83万亩,社会各界义务植树201万株,启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80个。根据《广东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广东全省将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56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061万亩。

全省森林质量大幅度提升,森林结构更加优化,也使广东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增量及碳汇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目前,广东建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达到1361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建有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和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重大进展。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全面打造自然保护地和城市绿地体系,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等建设,持续提升点状生态空间质量。

南方日报记者张子俊邵一弘

通讯员粤环宣林荫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