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来源:史说新语 2023-07-29 15:41:47

书同文,车同轨”,这些令后世受益颇深的政策皆出自李斯之手。

可抛开这些辉煌的功绩,李斯却又是导致大秦帝国走向覆灭的罪魁祸首之一。


(资料图片)

纵观李斯的一生,实在是矛盾至极

他贵为大秦的丞相,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当他被秦二世处以腰斩之时,朝堂上下却无一人为他求情。

青年立志

李斯还只是一介书生的时候,一次偶然地看到了一只在米缸里的老鼠。这只老鼠十分安逸地躺在米缸里大吃大喝,浑身肥膘

见状,李斯立马就想起了自己幼时见到的另一只老鼠,它与这只米缸里的老鼠全然不同。

它生活在最肮脏的茅厕里,不仅食不果腹,还经常遭到人的驱逐,十分凄惨。

想到这里,李斯发出了一阵感慨:同为老鼠,这两者之间的遭遇却截然不同,这都是环境造成的,人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于是,李斯便立下了宏大的志愿,希望天下百姓日后都不必像茅厕里的老鼠一样流离失所

学成赴秦

怀着远大的志向,李斯来到了荀子的门下。在这里,他潜心钻研,苦读诗书。

学成之后,李斯便来到了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秦国。有了才华,又有了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李斯很快就一步步的走向了权力的顶端。

此后,李斯便成了嬴政的左膀右臂,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产生了驱逐门下门客的想法。李思很清楚,这些人曾经都对秦国的建立有着十分大的贡献。

此举不仅会寒了他们的心,而且这些人个个都是不同领域的人才,将他们驱逐出去,落入了敌人的手中,最后只会让他们变成刺向秦国的利器。

所以李斯顶着盛怒,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篇《谏逐客书》,来规劝秦始皇。

在李斯的劝说下,秦始皇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真心实意的接纳来自天下的人才,取消了当初下达的逐客令

可以说,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令已经岌岌可危的秦国悬崖勒马,脱离了危机的局面。

原本按照这样的走势,立下丰功伟业的李斯必定能风风光光的寿终正寝。可天不会总是如人所愿,李斯很快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

人生的转折点

公元前210年,嬴政经历了“沙丘之变”,不幸身死。整个大秦皇朝大权旁落,几乎成了宦官赵高的一言堂。

在此情形之下,李斯却没有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反而一味地纵容赵高的所作所为。

之后,李斯更是和赵高一起假传旨意,设计害死了最有希望成为明君的长子扶苏。

李斯为大秦帝国操劳了半生,到了晚年时期竟然做出如此荒唐之举

后世许多历史学家分析,此时的李斯已经不满手中掌握的权力,以为联合赵高就能通过傀儡皇帝——秦二世,将整个大秦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时隔几千年,其中的内情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斯与虎谋皮,最后害惨了自己。

赵高是个极有心机的人,从秦始皇在世之时,其谋略就可见一斑了。他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是胡亥最为信任的人。

胡亥上位之后,赵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李斯。

原因无他,极度渴望权力的人不会允许他人来和自己分同一杯羹。李斯在前朝积累了不少威望,可以说是赵高直达权力顶峰的最大阻力。

腰斩令下达时,李斯还有恃无恐,觉得以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声望和人脉根本不需要怕赵高一个小小的宦官。

满朝文武之中必然有不少人愿意出言保下自己,到了那时,哪怕胡亥再听赵高的话,还能杀光所有的大臣吗?

可惜的是,李斯实在是高估了自己。若是在前朝,或许确实还有不少大臣愿意为他说话。

但从他和赵高合谋,假传旨意令扶苏自杀之时,在朝臣的眼中,他已经和赵高是一丘之貉了。

甚至在不少人看来,李斯是导致大秦由极盛转向衰落的罪魁祸首,他们对李斯已经恨之入骨,又怎么会愿意做出头鸟,替李斯说话呢?

结语

其实,李斯此人早有前科。

在秦始皇在世之时,李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没少做残害同僚的事,朝中不少人都对他颇有微词,只是那时碍于秦始皇对他的宠信,敢怒不敢言罢了

李斯的一生辉煌却又曲折,以他立下的丰功伟绩本该流芳百世,可他却盲目追名逐利,亲手将自己推向了深渊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